欢迎访问玻璃钢模具,铸造木模,铝模具,泡沫模具,木模具加工厂家-米乐正宗官网app下载

m6米乐安装

m6米乐安装

创意无须等待!和大家聊几套基于RTX显卡的创作设计配置

发布时间:2024-06-14 16:37:39 文章来源:m6米乐安装 点击次数:1

  一直以来,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和玩家们分享关于游戏应用的一些装机配置推荐。的确,对绝大多数电脑玩家来说,游戏是电脑应用的主旋律,无论经常或是偶尔。但对经常与电脑为伴的玩家来说,还有一类人群同样对配置、性能很有高的要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对电脑性能的“特殊”高要求还超过了游戏玩家。这群人,我们一般将其称为——设计创作者,在很多时候,我们也将这群人常使用的电脑程序叫做“专业软件”。

  有三类人,我相信每一个电脑玩家都有这样一个或几个这样的朋友。第一类人是进行3D建模、渲染设计的玩家,他们要么是为工业设计做3D建模,平常使用Pro-E、UG、SolidWorks等专业建模渲染软件工作,要么使用3DSMax、MAYA、Blender、D5渲染器等进行游戏或商用宣传CG的制作;第二类人是视频内容的创作者,常用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AE、Photoshop等软件进行视频的剪辑、编码输出、解码回放等;最后一类人则是主播,日常游戏直播、带货直播或是个人宣传直播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他们最为在意的,就是电脑的性能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

  那么对这些3D建模、渲染的设计创作者、视频剪辑创作者和进行各类直播的电脑用户来说,他们对电脑性能的需求主要在啥地方?在不以游戏性能为主要诉求时,他们更看重的应该是什么呢?

  正如我们此前多次讲过的一样,除了游戏市场之外,创意设计的消费级内容创作正在PC端市场上受到慢慢的变多消费者的关注。而对于一名创意设计师来说,对于创作工具的性能有着异常高的要求,摆脱以往的设计渲染性能桎梏,寻求创意创作上的超脱,也是不少设计从业者的最大心声。

  我记得之前有某媒体曾采访过国内知名的CG创作艺术家杨雪果老师,在采访中杨老师就曾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大概10年前,他用电脑进行CG动画的渲染输出,那时候用的是纯CPU进行渲染,一帧4K动画大概需要7、8个小时,按照30fps的CG动画来计算,渲染一秒钟的4K CG动画大概就需要将近10天的时间!所以在那时候,CG创作工作者们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将建模完成的CG渲染素材以付费的方式交给专业的渲染机构或专用的云渲染服务器集群去完成。

  数次的往返,不但会牺牲大量的时间,而且CG制作的成本非常高。即使在几年前,随着CPU性能的突飞猛进,CPU渲染CG或3D模型的时间得到了极大的缩短,但一秒的超高清CG动画等上数个甚至十个小时的时间仍然屡见不鲜。于是,如何通过提升电脑性能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提升3D模型的渲染输出时间,就是创意创作者们的最大诉求。

  如何提升创意创作工作者的效率?怎样给他们一个所见即所得的舒适设计创作环境?如何大幅度降低3D模型和CG动画的渲染输出时间?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飞速提升电脑的设计创作性能。对3D建模设计、渲染行业来说,在以前,普通玩家由于专业应用软件API的封闭性和游戏、专业显卡泾渭分明的应用领域,他们一直依赖于CPU的性能进行设计制作渲染。即使对专业应用领域的用户来说,也不过是搭配一张专业显卡来加速设计创作的工作过程,增加了巨量成本的同时,也基本无法看到渲染输出时间的飞跃提升。

  所以,如果是在几年前,我们要为这部分设计创作者推荐电脑配置的话,或许我们会不得不顶着价格极高的压力来推荐专业显卡。但是对于现在情况的来说,我们已有了更好、更优的解决方案,对常常使用MAYA、3DSMax、Blender Cycles、Resolve、Premiere Pro等CG、视频创作软件的用户来说,GeForce RTX显卡,尤其是最新的GeForce RTX 30系显卡,就是“没有最好”的更好解决方案。

  早在2019年,NVIDIA就已经在CES 2019展会上完整地公布了RTX Studio的新概念,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为设计师的内容创作工作进行加速。如今的RTX Stduio生态,涉及RTX Studio硬件、支持RTX加速的创作应用、Studio驱动程序三个重要的部分。RTX Studio硬件是通过了NVIDIA认证标准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支持RTX加速的创作应用,为第三方软件利用RTX GPU的特性,来加强创作功能。Studio驱动,则是NVIDIA区别于为游戏优化的Game Ready驱动,而针对创作应用的工作流有性能加成的GPU驱动,并跟随创作应用的更新,提供稳定性的全面持续优化支持。

  ▲虽然前后两代GeForce RTX显卡都能支持大部分专业应用中的GPU加速创作功能,但从效率和性能上,我们更推荐选择RTX 30系显卡。

  如今已有超过50款的专业应用针对RTX GPU进行了优化加速,这些GPU加速应用程序使超过4500万的专业内容设计生产者创造出了无数的CG、视频等艺术品。尤其是对新进推出的第二代光追显卡GeForce RTX 30系列而言,更是为基于3D渲染、AI人工智能加速的设计、渲染工作流和视频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加速编辑和快速流传输的功能。而这些,是目前市面上的顶级CPU或包括AMD Radeon RX 6000在内的其他显卡都无法胜任的。

  NVIDIA在图灵架构中首次引入了实时光线追踪,轰动一时,带来了逼真的光照和卓越的图像质量。RTX 30系Ampere架构的第二代RT Core的性能提升了一倍,带来2倍于Turing第一代RT Core的吞吐量,同时支持光线追踪和着色,使光线追踪性能达到新的高度。换而言之,光线追踪使用率越高,速度提升越大!同时第二代RT Core还引入了动态模糊等重要特性。光线三角形吞吐量增加一倍,Ampere架构的RT Core可达39.7 RT TFLOPS,Turing架构为23.8 RT TFLOPS,提升巨大。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第二代RT Core,可在当前的大部分高级3D渲染器中将性能提升到多达2倍的高度(相对上一代对位产品),比如设计师们常用的Blender Cycles、Chaos V-Ray、Autodesk Arnold For 3DSMax/MAYA等都已经开启了对RTX显卡的加速支持。同时RTX 30系显卡还支持用于光线追踪运动模糊的新硬件加速,将其用于3D模型或CG的实时渲染上,效率相比前一代产品能提升5倍或更多。

  Tensor Core可加速用于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功能,这是现代AI的基础。全新第三代Tensor Core再次加速了AI功能,例如用于AI超分辨率的NVIDIA DLSS和用于AI增强的声画处理技术NVIDIA Broadcast应用等。

  第三代Tensor核心可加速诸如交互等省时的AI工作流程,在Blender Cycles、Chaos V-Ray和Autodesk Arnold等3D渲染器中对渲染场景进行实时去噪,在Davinci Resolve、D5渲染器等创作软件中则能带来超分辨率、加速渲染输出等超强功能。

  从本质上讲,Tensor Core让DLSS能够加快CG渲染输出速度,同时带来高画质图像,甚至能得到更细致的图像。借助第三代Tensor Cores的性能,NVIDIA Ampere架构GPU上的DLSS性能得到逐渐增强,而这也将为设计创作者们带来工作效率上的超级提升。

  除了3D建模设计、渲染输出应用之外,GeForce RTX 30系显卡对视频创作工作者来说,同样有着极大的意义。

  首先,GeForce RTX 30系显卡完全支持PCIe 4.0,这使得GPU与PC其余部分之间的带宽(连接速度)相比PCIe 3.0直接翻倍,非常适合于加速将大型超高分辨率HDR和RAW源视频传输到显存。其次,RTX 30系显卡支持AV1解码,也是首款支持新AV1编解码器的独立GPU。它使创作者能够以高达8K(HDR)的分辨率流畅播放视频,同时占用的带宽减少50%,并极大地减轻了CPU的负担。同时,对游戏主播来说,在游戏的同时编码输出直播的高清视频流,这在以前需要两台电脑分别工作才可以做到双流畅,而在RTX显卡新一代的NVENC硬件编解码功能的支持下,游戏、直播都只需要在同一台电脑上,就能达到非常流畅的效果。

  尤其对NVIDIA Ampere家族目前的顶级型号RTX 3090来说,多达24 GB的显存更是可实现流畅的体验,即使在最苛刻的8K视频编辑和着色工作流程中,也能游刃有余。当然,我们之所以推荐RTX 30系作为视频编辑创作者的首选,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等软件都已经实现了对NVENC的编解码加速支持,使用RTX显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RTX 30系显卡所支持的NVIDIA Broadcast更是针对主播们的巨大福利。Broadcast通过Tensor Core使用AI功能智能调控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功能,使主播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实现更换背景、消除噪声、自动构图等强大功能,让直播更加简洁、明了。

  虽然NVIDIA建议创作者选择经过Studio认证的PC或笔记本,能带来更方便、快捷、高效的设计创作体验。但在目前基于RTX 30系显卡配置的Studio认证PC尚未大面积上市时,我们实际上也可完全通过DIY装机,来为自己攒出一台性能也并不逊色多少的准“Studio PC”。

  前面我们聊了为何需要推荐GeForce RTX显卡作为设计创作用电脑核心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设计创作用户,到底该如何搭配自己的工作电脑。

  编者注:特别提醒,在进行创作类应用时,请务必在GFE中将驱动更换为最新的NVIDIA Studio驱动。

  这一套配置的核心是GeForce RTX 3080显卡,我们推荐绝大部分创意创作工作者首先考虑RTX 3080显卡。

  在软件的硬件加速支持下,GeForce RTX 3080显卡能为创作者们带来难以置信的创作加速。得益于强大的NVIDIA Ampere架构、第二代RT Core、第三代Tensor Core等诸多技术特性的支持,RTX 3080在这套内容创作效率测试中全面碾压了同等级的竞争对手AMD Radeon RX 6800XT,特别是在V-Ray、D5渲染器和Blender的部分渲染测试中,RTX 3080的性能甚至高达RX 6800XT的两倍或更多。在创作创意的工作上的能力上,NVIDIA GeForce RTX 3080显卡已经远远地将AMD Radeon RX 6800XT显卡和当前顶级的处理器代表之一——Intel酷睿i9-10900K甩在了身后,它整体上几乎已经领先同其余配置下前一代的旗舰型号RTX 2080 Ti两倍以上,理应成为绝大多数创作创意者的上佳选择。

  对要求相对稍稍低一点的各类设计创作创意应用,或是玩家的预算稍稍“羞涩”一点,我们大家都认为GeForce RTX 3070显卡是一款非常合适的产品,同样能赋予创作设计工作强大的动能。

  而在我们针对这套的配置的测试中也能够准确的看出,RTX 3070已经完全支持了专业应用软件的GPU硬件加速。在测试中,RTX 3070显卡在视频转码性能上大幅领先竞争对手RX 6800,同时也超越了上一代的旗舰产品RTX 2080 Ti。而在D5渲染器的渲染输出测试中,RTX 3070更是领先RX 6800约200%,相比RTX 2080 Ti也有50%左右的性能领先幅度。结合RTX 3070优秀的性价比,它理应成为创作设计入门者和轻应用设计工作者的首选配置。

  适用场景:超高分辨率(如8K或8K+)渲染、超大模型渲染、8K以上视频编辑或编码输出等。

  最后来一个最“高大上”的推荐。我们从始至终认为,GeForce RTX 3090并不是新一代旗舰级游戏显卡,从某一种意义上讲,将它理解为TITIAN RTX的接班人或许要更加贴切。

  RTX 3090的“主修课”是提高创作者在超高负载下的工作效率。这些创作者往往需要在专业创作应用中使用大型模型,详细的场景和高分辨率纹理来创造拥有更高逼真度的图像或动画。这些创作应用不仅需要性能强大的GPU,同时还依赖更多的显存容量做支撑。通常情况下,当创作程序所需显存资源不足时,有可能出现程序崩溃的情况,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创作程序能够稳定运行,大容量显存就显得至关重要。RTX 3090或许会成为“超级模型”或“超级CG”设计创作者的“梦中情人”,它提供了旗舰级的GPU性能和丰富的TITAN显卡类显存容量,足以应对最极端的情况创建者面临的工作负载场景。

  拥有10496个CUDA核心,配备多达24GB GDDR6X显存,这些令人咋舌的规格让RTX 3090显卡在目前消费级显卡中独占鳌头。它能够很好的满足严苛负载下内容创作的性能需求,在不牺牲功能或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创作者的渲染效率。所以,作为“超级”内容创作者的你若需要大量显存,同时又不需要Quadro显卡上的其他专业软件优化,RTX 3090就是当下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今天和大家聊了三套创作设计类电脑的配置方案,相信玩家们都应该能看出,所有三套配置的落脚点都在于GeForce RTX 30系显卡。无论是作为顶配的RTX 3090、作为高配的RTX 3080还是作为基础配置的RTX 3070,它们在整套配置中都处于绝对的核心位置——正是RTX 30系显卡,才加速了各类设计创作应用的工作效率,这一点是目前即使再强的CPU或竞争对手的高端游戏显卡,都没有任何办法取代的。大众化的GPU加速创作时代已经来临,要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以及更强悍的性能,GeForce RTX 30系显卡就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我们今天所给出的配置只是参考,处理器、主板、内存等品牌、型号,大家可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搭配。但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瓶颈效应的产生,我们仍就建议选择Intel酷睿i9/AMD锐龙9级别处理器搭配RTX 3090或RTX 3080显卡;选择酷睿i7/AMD锐龙7以上级别处理器搭配RTX 3070/RTX 3060 Ti显卡。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当前的设计应用对内存同样有极高的要求,16GB DDR4内存就是我们提议的入门级配置,32GB DDR4内存作为标准配置,如果要进行“超级”渲染的线内存就必不可少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想买一个笔记本现在是学生笔记本主要想用于PS 做网站 3Dmax等这样的制作什么配置和型号够用

下一篇:【48812】六款UG画图建模新手引荐的高功能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