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烽泰特推出3D数字化建模专利赋能智慧管廊安全高效管理
2025年1月28日,金融界消息,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数据显示,北京华烽泰特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申请了一项具备极其重大行业意义的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智慧管廊综合管理的3D数字化建模方法”,专利公开号为CN119359913A,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这一技术创新不仅将推动管道管理的智能化进程,还将明显提升管廊的监控和运维效率。
在当今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追求数字化转型。智慧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智能化及高效化迫在眉睫。本次华烽泰特所申请的专利,正是为了应对这一行业痛点而生。
专利的摘要揭示,华烽泰特的3D数字化建模方法关乎石化炼化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罗了多项现代化技术的融合:首先是数据采集,包括对管廊内所有管道、阀门、支架组件的详情信息做全面收集,如位置、尺寸、材质和安装日期。这一阶段,公司将借助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和摄影测量技术等手段进行现场数据的获取,从而获得管廊的三维空间数据与高精度影像。
接下来的步骤则是在获得的数据基础上,利用高精度地图、3D建模及物联网(IoT)技术,对管道和阀门等组件构建精确的数字档案。这一方法的创新在于,管理人员不仅能实时掌握管廊的整体状况,还能在遇上问题时,通过整合实时监控、历史维护记录和风险评估,迅速做多元化的分析与处理,从而优化决策,提升工作效率,最终为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在管廊复杂且有几率存在高风险的环境下,该技术将作为一个全面且智能的管理系统,极大程度上减少人为错误,提高管廊运维的安全性。
背景资料显示,北京华烽泰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达200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980万人民币。该公司一直专注于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十余年的发展让其在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此外,华烽泰特也显示出了强大的参与性:在招投标项目上参与了18次,拥有9条专利信息及1条商标信息,且在知识产权领域持续发力,以求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稳住脚跟。
当前,随着城市对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加剧,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已成必然趋势。智慧管廊的崛起,不仅是提升城市管理效率的体现,也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颠覆。从政府到企业,各方均需提高警觉,利用新技术武装自身,以顺应时代的变迁。
总而言之,华烽泰特的3D数字化建模专利的申请,不仅展示了公司在数字化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更是为整个管廊行业的安全性、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企业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浪潮中,推动行业迈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保障城市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